第四十一章 是穿越者就要放飞自我(2 / 2)

朱元璋对孔家的感情,难道赶上半份万历对福王的?”

杨丰说道。

“对呀,他好像大方的有点过分了。”

“去看看?”

“去看看,这个必须去看看!”

班长也来了精神,毫不犹豫的说道。

事实上对于这两千大顷祭田,现代有研究的已经提出过质疑,认为很可能是后来孔家伪造的,然后借此把他们兼并的民田合法化,因为明朝官方记载朱元璋封衍圣公的内容中没有这个赐田。徐达北伐拿下山东后,大元朝的衍圣公孔克坚还想表现一下傲娇,自己称病然后派他儿子朝见朱元璋,但被朱元璋威胁了一下之后,还是赶紧跑去见了朱元璋。

然后被封衍圣公。

当然,赏赐肯定有,但没有这两千大顷祭田的事。

而且以朱元璋的吝啬程度,突然给他们家这么多祭田也很匪夷所思,这是他亲儿子级别的待遇。

同样存疑的还有这些祭田的赋税问题。

孔家说是免税的,但衢州孔家的祭田是收田赋的,而且还不低,直到明朝后期才请求减免,这个是有明确记载的。

南北孔家祭田难道还两个待遇?

立刻来了精神的杨丰,赶紧向前走去,很快到了一座小村庄,这时候已经是收获季节,不过这里不是水稻,而是粟,村子周围一片片已经成熟的农田中,都是在收割庄稼的农民,因为临近中午,已经有人在路边喝水吃饭,看得出都很开心,一头头牛拉着车子,车上堆满成捆的粟……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杨丰忍不住诗兴大发。

“那是黍,这是粟,山陕缺水之处才种,咱们这边不缺水,用不着种那个。”

旁边一个喝水的老农鄙视的说道。

“您还去过山陕?”

杨丰说道。

“老朽在山陕杀的人,比你这后生见过的都多。”

老农很平静说道。

然后他端起粗瓷大碗,同样很平静的喝着绿豆汤。

杨丰探身到他面前,好奇的看着这个老家伙,六十左右的年纪,不过身材依然很健硕,而且挽起袖子的胳膊上还有好几道已经不是很明显的疤痕,年轻时候应该是员猛将。

“明初滕州这个地方,有什么特殊的人物吗?”

他对着腕表问道。

“稍等。”

班长说道。

老头疑惑的看着杨丰的腕表。

“张良弼,元末群雄之一,与王保保齐名,徐达攻取陕西,他兵败逃亡,隐居滕州王开村。”

紧接着一个女人的声音响起。

杨丰愕然看着这个老家伙,后者也看着他……

“你是张良弼?你这样的人还不隐藏山林,居然还敢如此高调?”

杨丰说道。

“老朽怕什么,朱元璋又不是不知道我在这里,老朽如今不过是乡间一老农而已,该交的钱粮也没少过,该服的徭役也没缺过,就是在此安心种田,带着些子孙给他朱家做顺民,他用得着为难我吗?倒是你这后生,颇为古怪,你手上这是法器?你是修道之人?老四,给这位修士拿个碗来!”

这个当年的确可以说杀人如麻的枭雄,朝应该是他的儿子喊道。

那个也就不到二十的年轻人,赶紧放下自己手中的镰刀,去拿了个同样的粗瓷大碗摆在杨丰面前。

然后赶紧转身继续去田里忙碌。

张良弼给杨丰倒了碗绿豆汤。

杨丰还是有些难以适应的看着这个老农,仿佛这张脸不是很真实。

这是正牌的元末群雄,那种有地盘的割据势力,元朝内部镇压红巾军起家的北方四大军阀之一,王保保,孛罗帖木儿,李思齐,张良弼,四个家伙在北方打成一锅粥,元朝最后一点元气,也被他们四个混蛋折腾完了。然后朱元璋在南方快快乐乐发育,等他们把北方那点忠于元朝的地盘,折腾得千里无人烟后,徐达带着明军浩浩荡荡北伐,摧枯拉朽般直捣大都,最终张良弼和李思齐合伙保陕西试图苟延残喘,但后来李思齐还是投降了。

张良弼在明军进攻下节节败退,虽然他弟弟在庆阳打出明军北伐损失最惨重的一战,但最终还是敌不过徐达。

他居然还能在这里玩田园牧歌?

“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啊!”

杨丰感慨着。

“哈哈,世道就是这个样子,哪有那么多善恶对错,老朽于故元也算不上什么忠臣,不过是如唐朝那些藩镇般割据一方,与孛罗帖木儿也一同对付爱猷识理达腊。于民而言也是杀人无数,所过之处尸积如山,陕西几乎被我们几个混战中杀成白地,如此算起来也的确称得上罪孽深重,可到头来依旧能隐居田园,抱子弄孙得以善终。

如此看来,所谓善恶对错什么的,也就是骗骗那些无知愚民。”

张良弼笑着说道。

然后他端着他的大碗,很慈祥的看着远处正在忙碌的儿孙,对今年的收成明显很满意。

“倒也是。”

杨丰说道。

然后他默默拿出手枪,开始拧上消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