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不说天子说什么(2 / 2)

袁绍脸色有些不好看。

洛燕朗声道:“刘公此言差矣。

孟子曰:民贵而君轻。

在百姓的福祉面前,纵然是天子亦不为重,又何况官员呢?

你的确是灵帝钦封的幽州牧。

但扪心自问,这些年来,幽州百姓可曾享受到你所带来的福祉吗?

公孙瓒在幽州肆意残暴,但是你却不阻止,任由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如今又有什么面目去自诩所谓的幽州牧呢?

我曾经听闻上古的天子圣王都首重德行,因为天下是有德之主才能够王天下的。

重视德行的君王会挑选品德上佳的臣子来为他守土。

公孙瓒,他血腥残暴,与品德上佳无有关系。

刘公你曾经有善政的名声,但为何却不愿意将之带入幽州呢?

难道是幽州的豪杰与百姓,不值得刘公你施下善政吗?

既然刘公不愿意向幽州百姓展示你的德行,那自然便由其他人来展示德行。

我主袁绍,对有能者礼贤下士,对贫苦者推衣解食。

对待那些老人就像是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那些孩子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这样的德行,上天是能够见到的,天子是应当予以重任的。

如今诸夏无天子,我主唯有自加重担于肩,方不负天下人之意啊!”

洛燕这一番话说罢,袁绍直接就拍手叫好,河北众人同样振奋。

袁绍势力和洛楚势力,目前都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那就是这二人的官职、爵位等等都是自表的,没有任何的法理性来源。

如今天下大多数的诸侯,比如曹操手里有皇帝刘协。

占据了兖州以及河南郡后,又有留侯入朝,法理性自然不用多说。

刘备乃是汉室宗亲,又有英侯和二吕撑着。

其中大多数的官员都接受了当初李傕郭汜朝廷的封赏。

袁绍的亲家吕布都是正儿八经朝廷册封的并州牧。

只有袁绍和洛楚二人,自封冀州牧和扬州牧。

以他们二人的身份,在大汉框架下,是相当尴尬的。

现在洛燕就说了,这世间还有比上天更大的吗?

自然是没有。

上天的旨意最大!

这天下还有比民更重要的吗?

自然是没有!

纵然是君王也要列在民之后,谁有异议,去和孟子说,去和孟子学派辩论。

既然这天下以民为贵,那德行就该是最重要的东西。

谁能够使百姓安居乐业,谁就应该统治百姓。

袁绍和其他人比起来或许不特殊,比如徐州的刘备。

但比起公孙瓒来,那定然是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而你刘虞,放任公孙瓒荼毒幽州百姓,难道就能够脱得了干系吗?

真是言辞如剑!

可当百万师啊!

本来以为在大义方面稳操胜券的,万万没想到这位公子燕竟然能说出这么一套诡辩的说辞。

自洛燕进入河北以来,天下人都知道袁绍有个洛氏子的女婿。

英侯嫡长子洛齐入仕刘备,还为他拉来了徐州士族的效忠。

英侯的嫡次子坐断江东,自成一地之主。

如今洛燕就是第三位出仕的洛氏子,而且不是做臣子,而是直接相当于外戚这样的亲近地位。

今日一见,果然同样不同凡响,符合世人对洛氏子的想象,才貌俱全。

刘虞沉声问道:“袁绍,你可还是汉臣吗?”

还是汉臣吗?

这一问,就是生死之问,若是袁绍敢说不是汉臣立刻就是天下群起而攻之。

甚至就连吕布可能都要犹豫一下自己该怎么做。

这天下间能堂而皇之说自己不是汉臣的诸侯,没有多少。

但若是说自己是汉臣,那就落入刘虞的话术圈套了。

洛燕低声道:“岳父,您当然是汉臣。

正所谓社稷重于宗庙宗庙重于君啊!

您是汉室的臣子,却不是某一个伪帝的臣子。

您所效忠的君主死在了逆臣的手中,您是飘零之臣。

待中兴汉室后,再到君主陵前,求问天下何归!”

袁绍神色一震,一捏洛燕的臂膀,眼中带着喜色。

这番话相当符合袁绍一向的对外态度。

他认可孝愍皇帝的皇位,但是不认可刘协的皇位。

袁绍中气十足的将这番话向刘虞说出,这就是他的回答。

不仅仅是说给刘虞听,还是说给河北众听,同样是说给天下人听的。

这就是我袁绍!

无耻!

这是公孙瓒和刘虞的第一念头,实在是太无耻了。

没有君,哪有臣?

你连是谁的臣子都说不出来,你竟然还能堂而皇之的说自己的是汉臣?

但是河北一众谋臣却目光熠熠的望着洛燕,他们都是聪明到极点的人,自然能够从洛燕这些看似诡辩的言论中,品味到那似乎是有一整套理论的。

刘虞满脑子都是朕即国家的理念。

但这套理念的破绽太大,根本就是个可以被随意蹂躏的靶子。

面对洛燕所学习的东西,可以说是毫无还手之力。

尤其是在汉室失去诸夏天子位后,用自缚手脚都不能形容,而应该用人彘来形容。

刘虞和公孙瓒再也说不出话来,洛燕轻笑着说道:“主公,敌军士气已泄,当先胜一阵!”

“贤婿所言极是!”

袁绍现在心情很好,当即道:“正则,以你部为先锋,击其左翼,我率中军以箭矢为你翼护!”

“喏!”

麴义抱拳应声。

————

洛燕善辩,有名家之风,幼时尝与父辩,得赞曰:“辞甚雄,言甚伟,吾一言未尽,尔三言皆出,及长,真雄辩士也。”——《世说新语》

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