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蓟城府衙。
处理完一批紧急军务,叶明揉了揉眉心。
郭嘉的声音适时在门外响起:“主公。”
“奉孝来了,快请进。”叶明精神略振。
郭嘉步入厅内,手中拿着一份卷宗。
“讲武堂筹备初见成效,”郭嘉将那份名册递上,“各军反响热烈,报名者踊跃,经初步筛选,第一期学员名单已定。”
他脸上带着欣慰,“主公此举,深得军心,不少人都盼着能入堂深造,习文练武,报效主公。”
叶明接过那薄薄却分量不轻的名册,指尖划过一个个名字。
这些都是未来的种子,是他稳固根基,开创霸业的希望。
忽然,他的动作停顿了。
羊祜,字叔子。
这个名字让他心头一跳。
竟然是他!
那个在原本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以德服人,筹谋灭吴,兼具文韬武略的雅士名将!
他居然也在第一批学员的名单之中!
真是意外之喜!
叶明的心情顿时又好了几分,先前因战局不利带来的烦闷消散不少。
“此人,”叶明的手指点在“羊祜”二字上,“奉孝需多加留意,重点栽培。”
他抬起头,对着郭嘉,“讲武堂的课业,可适当为其加速,我需要他尽快能独当一面。”
郭嘉顺着叶明的手指看去,将“羊祜”这个名字默默记在心里。
能让主公特别点出,此子定有非凡之处。
“嘉记下了。”
思绪流转,叶明想起了另一块璞玉。
“对了,文鸯那边,查得如何了?”
郭嘉早有准备,回道:“已查明。文鸯现随其父文钦在军中效力,任职不高。”
“据军中袍泽言,此子冲锋陷阵,悍不畏死,武艺确是出类拔萃。”
他顿了顿,补充道:“只是,于排兵布阵、战术应对上,似乎还显稚嫩,欠缺火候。”
“匹夫之勇,不足恃。”叶明沉吟。
这评价,倒是与他记忆中的印象有几分吻合。
文鸯最出名的,便是那几场惊心动魄的突阵冲杀,勇冠三军。
但论及独领大军,运筹帷幄,似乎确实并非其所长。
“勇则勇矣,若无智谋统率,终难成大器。”叶明下了决心。
“既如此,便让文鸯也入讲武堂,与羊祜一同,加快培养。”
一块是帅才美玉,一块是猛将璞石,都需精心雕琢,方能绽放光彩。
“如今南线刘备、东面的曹操虎视眈眈,西线马氏又生叛乱,司隶、关中、凉州,处处都需要得力干将镇守。”
叶明语气加重,透着一股紧迫感。
“光靠冲锋陷阵不够,我需要的是能为我守土一方,安定后方的栋梁之材。”
“讲武堂,不仅要教他们兵法武艺,更要教他们谋略大局,忠诚担当!”
郭嘉躬身:“嘉明白了。定会妥善安排,让此二人尽快成才,为主公分忧。”
叶明微微颔首。
姜维、羊祜、文鸯……
一个个未来之星的出现,让他看到了应对当前困局,乃至未来争霸天下的更多可能。
讲武堂的建立,只是第一步。
发掘、培养、任用,将这些真正属于自己的力量,打造成支撑他霸业的坚固基石,才是长远之策。
利刃在手,更需懂得如何锻造和使用。
这乱世棋局,他要下的,是步步为营,更是深谋远虑。
叶明微微颔首,目光从名册上移开,投向墙壁上悬挂的巨大舆图。
那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山川、城池,以及……潜在的烽火。
讲武堂是百年大计,可眼前的麻烦,却迫在眉睫。
他的指节,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