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秘召回京(1 / 2)

第611章秘召回京

《武备志》上的一窝蜂,赵孝骞只是借用了灵感,事实上他造的一窝蜂是改进型。

明朝的一窝蜂一次性能发射三十二支火箭,不过那种火箭是一发一弹,看似气势骇人,实则杀伤性并不高。

两军对阵之时,必须分秒必争,战机稍纵即逝,所以每一发射出去的弹药,都要做到最大限度的杀敌,这才是战争的目的。

赵孝骞造的一窝蜂,每支火箭用的是散弹,里面填充数十上百颗铁丸,每一支火箭在敌军面前炸开,里面能溅射出上百颗铁丸,杀敌的范围不再是单一的敌人,而是一大片。

单发攻击变成群体攻击,付出的代价是射程方面的妥协,所以它暂时只能用在近距离击敌,恰好弥补了燧发枪的不足,两者在战阵上配合使用,能大量减少我军的伤亡。

现在的射程是一百多步,赵孝骞觉得还不够,应该继续改进一下。

于是赵孝骞又蹲了下来,再次手搓火箭。

这一次他把火箭的整体长度增加了,里面填充了更多的火药,铁丸的数量也增到了一百来颗。

再次试了一下效果,比上次更好,杀伤范围更大,射程也增加了一百来步。

两百多步的射程,中近距离足够用了。

跟燧发枪配合使用的话,天下无敌!

至于明朝一窝蜂最远的三百步射程,其实不必刻意追求,毕竟赵孝骞造的火箭是改进版,火箭的长度和重量都比明朝的高,两百来步应该已是极限了。

“搞定收工!”赵孝骞起身拍了拍屁股,笑得很开心。

陈守和禁军们似乎比他更开心,笑得都有些忘形了。

“世子不愧是世子,整个大宋能接二连三造出如此厉害的火器的人,世子是唯一一个,不可替代。”陈守笑道。

赵孝骞指了指地上的一窝蜂,道:“把它收起来,小心保管,回头我给官家写一道密奏,把图纸秘方献给官家,顺便把这个样本也送去汴京。”

造出新玩意儿,先跟皇帝分享,这不是发朋友圈炫耀,而是臣子必须守的规矩。

只要没有篡位的野心,臣子做人做事最好规矩一点,如此厉害的好东西如若瞒着皇帝,那就是给自己埋了一颗大雷,随时会把自己炸得粉身碎骨。

当然,做人也不能太老实,老实人不长命,自己终归要保留一点底牌。

一窝蜂这东西虽说厉害,但它还算不上赵孝骞的底牌,拿出去献给赵煦无妨。

“陈守,派人快马跑一趟拒马河大营,把图纸和秘方也交给许将和种建中,让他们召集军中火器监工匠,前期造两千具一窝蜂出来,火箭至少造十万支。”

“至于需要耗费的材料和钱财……啧!”

提起钱,赵孝骞龇了龇牙,有点头疼。世界上为何有“钱”这种东西,太特么害人了。

“转告副使许将,材料和钱财由他解决,朝廷派来的副使不能光盯着我吧,总要干点人事儿。让许将上疏向官家要。”

一句话解决了材料和钱财问题,赵孝骞心情突然舒畅起来,觉得自己是个具有大智慧的人。

这样的人,活该拥有十几个老婆,如今的数量还是太少了。

…………

汴京延福宫。

整个宫闱都沉浸在极度的低气压里,小皇子赵茂的薨逝,给了赵煦乃至整个赵氏皇族沉痛的一击。

实在是因为小皇子太重要了,赵煦大婚近十年,这些年由于身体原因,宠幸的妃子不多,好不容易刘贤妃才生下皇子。

这位小皇子岂止是全村的希望,简直是全国的希望。

若无意外的话,小皇子赵茂便是毫无争议的储君人选了,就如同明朝的武宗朱厚照一样,弘治皇帝仅此一子,储君根本没得挑,是好是歹都仅有这一个。

数月前出生开始,小皇子的身体就比较弱,常常发烧不止,而且脸色看起来也不太健康,宫闱内从赵煦到向太后,其实都暗暗悬着一颗心,生怕这位皇族唯一的继承人出现意外。

谁知仅有的这个皇子终究还是出了意外。

小皇子薨逝已三日,这几日里,赵煦宣布罢朝,不理朝政,他把自己关在福宁殿里,除了郑春和,拒见任何人。

谁都不知道赵煦在福宁殿里是如何调整悲痛的心情的,唯有郑春和清楚地知道,每日夜半,殿内总会传出赵煦撕心裂肺的大哭声,断断续续至天明。

与此同时,宫闱的向太后,孟皇后也没闲着。

赵煦沉浸在悲痛里,可该办的事情终归要办的,比如小皇子的后事丧仪。

向太后这几日吃不下,睡不着,想到小皇子的薨逝,以及赵氏皇族断了的香火子嗣,向太后深觉悲痛,每日跪在太庙,向赵氏祖宗自责请罪。

小皇子的生母刘贤妃,人都快废了,每日以泪洗面,绝食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