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卖盐(1 / 2)

乱世扬明 小雨非非 3612 字 2016-07-19

『qu】

以往他来盐场买过盐,但是每次买到的盐掺杂沙子太多,一两二钱银子一石买入,运至广州发卖,因掺沙太多,只能卖到四两到六两之间,比之官盐,也就占了价低的优势,加上运输的费用,利润不算高,张明礼开始犹豫是不是从其他盐场买盐,但是由于打通关系需要花销和时间,暂时没有断了与马袅盐场的交易。这次被村长找来,其实也没打算好买多少盐,被夏天南一问,迟疑着答说:“以往买五十石,这次不如照旧罢……”

夏天南看出了他的犹豫,便拿出后世与客户谈生意的经验和他攀谈起来,没多久就明白了原因,当下立即表态,“张兄,如果你多买,我保证盐里面不掺一粒沙子。”

张明礼眼光立刻炽热起来,“此话当真?”

如果不掺沙子的好盐,在广州市面上可以卖到每石十六两甚至二十两,利润高了很多,足足翻了几倍,五十石盐以往只能赚两三百两银子,现在估计可以赚将近一千两,如果自己买回去再掺点沙子,赚的更多。

“说话算话,不过这价钱得提高,每石五两银子。”

心中快速盘算了一下,张明礼立刻得出结论,即使涨了价,还是很划算。估摸了一下自己带来的银两,张明礼向夏天南伸出一根手指,“我一共可以买入一百石。”

“很好,成交。”夏天南很满意这个数字,盐场每年产盐也就两千多石,多几个大客户,盐很快可以变成现银,有了银子,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为了更快的提高盐的销售速度,夏天南还向张明礼提出,如果能拉来其他同行买盐,只要超过一百石,就赠送一石盐。对于张明礼来说,这是意外之财,而且不费多少力气,欣然答应。

夏林二人控制盐场后的第一个客户兴冲冲地走了。林伟业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听村长说胡岗生卖盐都是掺沙的,你什么都不掺,不是短了不少斤两?”

其实这也是谭山的疑问,不过不好直接质疑夏天南。

“胡岗生这么做确实是卖盐的通常做法,表面上占了便宜,实际上卖不上价,也吸引不了盐商,盐卖不出去堆在这里风吹日晒还有损耗。”夏天南解释说,“不掺沙子,首先对那些中小盐商很有吸引力,原本去其他盐场买盐的都会来我们这边,盐场每年产盐能有二十五六万斤,合计两千一百多石,来的人多了,我们的盐才能变成实实在在的银子。其次,我把每石盐的价格提高到五两,弥补了这个斤两的空缺,再说了,掺沙子能加多少斤两,一斤能变两斤吗?一斤顶多加到一斤半,你算算,两千多石盐,一两二钱一石,掺沙子就算有三千石,也只能卖三千两银子左右,扣除损耗交每年的折色都不够。不掺沙子,能卖一万多两,哪个划算?”

林伟业觉得很有说理,点点头,一旁的谭山呆若木鸡。这夏老爷算术如此厉害,是只识得几个字的谭山无法望其项背的,古代读书只读圣人文章,就算秀才举人大多也不会算数,账房先生也只能打算盘,不可能这么流畅的心算。

这还不是让谭山最吃惊的,让他想不到的是,盐还可以这么卖——祖祖辈辈都是掺沙子卖盐,从没想过不掺沙子少了斤两还可以卖更多的钱,这么看着简单的道理,盐场几辈人都没想到过,包括盘剥村民敲髓吸血的胡老爷。

谭山不禁用仰视的眼光去看夏天南,老天莫非看到马袅村的苦难,派出了这么一个能打会算的救星,来拯救村民于水火之间?

且不提老村长的内心活动,第一笔生意谈妥后,张明礼第二日就带着人手来交钱提盐,顺便还带来了两个客人,都是他的同乡,分别买了一百石和两百石。夏天南也不食言,盐里不掺任何东西,也送了张明礼三石盐。这三笔生意一做,就是两千两银子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