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 朝堂(下)(1 / 2)

唐谋天下 青叶7 4324 字 2017-06-29

李弘依然是学着武媚微闭双目,但刚才欧阳通的番解析,却是字不落的被他听进了耳朵里。

欧阳通的辨析,到底是敬晖所受,还是欧阳通所悟可别忘了,前几日便是敬晖提名,希望欧阳通顶替他敬晖,担任户部尚书,当初就说了此人对于算术等极为精通,但不曾想到,此人的辨析能力也如此强悍,三言两语便把裴炎辩驳的毫无反击之力。

虽然他的辩驳依然有着很大的漏洞,但其自信的语气以及让人信服的正直外表,确实给他加分了不少,让人觉得他仿佛说的每句话都是正确的,都是真理样。

“胡说道,中书省何时曾收过这样的奏章”裴炎怒目而视,这个欧阳通在中书省担任中书舍人时,表现并不是很出色,怎么今日却变得能言善辩高昂激情了。

“是不是中书省的奏章,查便知,裴大人解释又有何用薛大人以及高大人,两位大人私自暗查太子所建船坞,并没有禀告于我,不知是我这个御史大夫做了何事儿,要让二位绕过我李峤跟大理寺卿狄大人,而向中书省表奏呢”李峤施施然的走了出来,缓缓从袖袋里掏出了道奏折。

“陛下皇后,刚才薛元超高智周弹劾太子殿下贪污银两,臣以为完全是胡说道,太子殿下手里掌管着六部,无论是挪用哪部的银两,都是无可厚非在权利范围之内。何况太子殿下以十岁之龄担任户部尚书,要是贪墨的话,又岂会在乎这区区千万两想来各位大人以及同僚都知晓,太子殿下在任职户部尚书时,就已经手握太乙城这个巨大的聚宝盆,太乙城的财富有多少,我们如今身处的巍峨皇宫,太子殿下自己掏了多少银两想来各位心里都是清二楚吧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词,臣虽然不是很明白为何裴大人要以贪墨之罪名,弹劾太子殿下,但臣这里倒是有道奏章,巧合的是,也同样是份账簿,不过这本账簿,却是从工部流出来的,而里面清清楚楚的记载了,工部三千万两白银的去向,其中有百万两,房大人,您是不是应该给个说法儿”李峤恭恭敬敬的把手里的奏章递给了连铁,而后呈给了李治。

这份奏章里的账目,虽然是以传统意义的记账形式记载,但里面却依然是有些极为清楚极为崇文馆式的记账方式。

账簿里面,清清楚楚记载了三千万两白银,如何从三千万变成两千五百万,而被李弘挪用的五百万两又因为分成了两次拨款,次三百万两,次两百万两。

但最后整个总和加起来时,账面上却少了百万两,而这百万两,就是工部如今的亏空之数。

李治铁青着脸色,连他都能看明白的账目,自然是不需要皇后过目,直接扔给了站在殿中的房先忠:“自己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为何三千万两便成了两千九百万两,那百万哪里去了给朕从实招来”

而就在这时,李弘与武媚几乎是同时间睁开了眼睛,两人的目光并不是望向房先忠,而是同时望向了儒雅潇洒的李峤。

御史大夫李峤

无论是李弘还是武媚,都没有想到,李峤竟然成了今日朝堂之上的关键点儿,本来李弘还以为会是个御史等,没想到,竟然是御史大夫李峤。

武媚惊讶的是,李弘不可能跟李峤很熟,虽然李弘很看中御史台的职责,甚至在李峤任御史大夫后,直支持着御史台的风言奏是监察百官礼仪等职责,但武媚知道,李弘跟李峤不是路人,李峤入不了李弘的法眼,也看不上李峤这种高风亮节之人

但这道奏章,看似压向了房先忠,显然,这是直指弹劾太子殿下贪墨银两的中书令裴炎

房先忠额头上的汗哗的下流了下来,在众臣的眼中看来,显然房先忠没想到自己贪墨事发,所以惊吓出了身冷汗。

但只有房先忠知道,这是份真真实实的出自工部账簿的假账

自己何止给了沛王百万两工部这些年道路的修缮王府皇宫内苑林园先帝陵寝等等的修缮,哪个不是可以随随便便的贪墨个百十万两

怎么如今李峤李大人,却只是拿出了这么份只有百万亏空的账簿此举到底是何用意

“速速招来,到底这百万两去了哪里”李治看着浑身上下如筛糠的房先忠,怒吼般的问道。

“父皇,怕是房先忠不太好指认吧是不是房大人这百万两如果说现在,自然不是什么大数目,但如果放在了十年前,十五年前,这百万两的银子,可就是很多的笔钱了。说说吧,这百万两去哪里了你的帐都对不上,却要弹劾我贪墨五百万两,好笑不”李弘终于在朝堂臣子的期盼下,站起了身子,走到房先忠的跟前,手再次拍在了房先忠的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