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狄仁杰跟御史台李峤站出来为房先忠开脱,不过这次个是支持皇后,个是支持陛下,如此来,显然李弘想要把房先忠论罪降职,就变得困难了很多。
房先忠也是愣,没想到自己竟然能够绝处逢生,在朝堂之上,面对同样在朝堂之上从来没有败过的太子殿下,自己竟然很有可能全身而退,顿时心里惊喜交加,双眼发亮的看着李治跟武媚,诚惶诚恐的认错道:“请陛下与皇后给臣次机会,臣这次乃是被裴炎鼓惑,而且以臣的女儿威胁臣,臣是臣怕因为裴炎要挟而辱了皇家的声名,才迫不得已贿赂他的,还请陛下与皇后明鉴臣的忠心。”
“起来吧,功过相抵,以后身为工部尚书要懂得洁身自好,身为沛王的准岳丈,就该以身作则,替皇家争得颜面为朝堂为大唐尽职尽忠才是。”李治懒懒的挥挥手,示意房先忠起来。
番话显然是把房先忠的事情就这么笔勾销了,身为刑部尚书的李义琰向前步刚要说话,却被李弘拦住了,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不必谏言陛下了。
两口子的喉舌大理寺御史台都同意了,而且亲自为其开脱罪名,自己的刑部本身就比人家矮半格,想要治罪房先忠显然是不可能了。
李义琰微微愣了下,见李弘摆摆手,于是便再次退回到了朝臣之列当中,默不作声的听着接下来朝堂上发生的事情。
“这笔帐给你记下了,如果以后胆敢再犯裴炎就是你房先忠。”李弘看着脸惊魂未定外加喜色的房先忠,警告道半便被他龙爹打断了。
“上官仪就任中书令职本无可厚非,但此事儿朕以为还是需要考量考量吧,这样吧,鉴于元日前朝政繁重,朕身边又不能没有中书令人辅佐朕,就先让上官仪代理几天吧,等元日后,此事再议可好。”李治虽然是专门回答李弘的问题,但确实双眼游走在朝堂上其他臣子身上,压根就不看李弘眼。
李弘听到龙爹的话,嚯的抬头看向了母后怎么回事儿不是咱俩之间的交易吗怎么还把父皇也拉扯进来了
李治看着李弘脸惊容的突然望向武媚,或许是心里感到过意不去,于是对于户部尚书由欧阳通担任事儿,则是大开绿灯,甚至连过问都没有再过问,全权交给了李弘来处置。
何况,今日欧阳通面对裴炎的怒目相视,淡然从容的与之唇枪舌剑不落下风,甚至完全占据了压倒之势,李治也没有办法拒绝李弘的提议。
再者,户部被李弘把持已经十来年了,早就快要变成东宫的机构了,想要把户部尚书的人选不按李弘的意愿安置,显然是难上加难,稍微处置不好,怕是小兔崽子直接就敢把朝堂掀翻了。
但此举却是引来了武媚的阵阵白眼,跟阵阵的肉疼,这可是好多银子呢啊,怎么就能这么白白的浪费掉这个坑李弘的机会
中书令职虽然没有定死,但不管怎么样,无论是陛下照拂太子李弘的面子,还是因上官仪确实乃是上佳人选,李治都没有把口子封死,依然给李弘留下了机会,也只有他提议的上官仪机会最大了。
而对于其他有心觊觎中书令职的朝臣来说,剩下的竞逐机会虽然看似还有,但其实已经极其渺茫了。
今日朝堂之上,看似只倒了个中书令裴炎,但接下来朝堂之上,将会有不少的官员受到牵连,也可能今日与自己并肩而立的朝臣,明日便进入大理寺出不来了。
马载被李弘强行安进了工部,与在安西时品级样,无升只迁,被任命为了工部侍郎,明眼人也能看出来,下任工部尚书,非马载莫属只是时间长短罢了。
这样来,尚书省与中书省都被李弘牢牢的控制在了手里,而关于门下省,那便不是他现在就可以随意触及的了,毕竟,门下省就相当于是陛下的头脑,无论哪项由中书省制定的国策,都必须要经门下省批复,而后由皇帝御批后,才会交给尚书省实施。
所以门下省本来看似不重要的位置,在李弘掌管了中书省跟尚书省后,门下省就成了卡在他两手权利之间的桥梁,同样也起着监督的作用,让他无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像皇帝那般拥有无上的权利。
但如今的权利,已经是大唐立国以来,太子当中权利最大的太子了,哪怕是先帝李世民在世,继承皇位之前,他的权利也不过限于尚书省。
而如今太子李弘,已经是开始掌管国策,跟实施国策。只是少了条,那便是决策国策罢了
下朝的朝臣们想着各自的心事,忧心忡忡大快人心拍手称快,皱眉思索,形形色色的神情在众臣子的脸上都能找到。
朝堂之上解决了裴炎,并不是多么让人胆战心惊的事情,让他们感到纠结担忧的,则是接下来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堂会审过程中,裴炎的嘴里吐出来的人的名字,也许,元日之后,朝堂之上会出现很多新面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