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陈武只能一面继续等待,一面让人随时准备点燃烽燧台,放飞求救信鸽。
虽然他清楚,其实,假如现在合黎山遭遇敌人袭击的话,那么,即使北地或者河套的汉军第一时间得到消息,派出大军来援。
但,最起码,也需要半个月才能赶到此地。
这还是最乐观的估计。
正担心着自己派出去的骑兵和补给车队的安全问题,忧虑着要不要放飞信鸽的时候,忽然远方的地平线,卷起了阵阵烟尘。
从烟尘规模来看,这是一支至少数千人的庞大队伍。
陈武连忙将千里镜调转过去,仔细观察。
只见千里镜之,一面高高的战旗出现在了眼帘。
细柳营是细柳营陈武惊呼出声。
没有人能认错这面战旗。
汉军序列之,有且只有两支以熊为战旗的部队。
而以滚滚为战旗者,独细柳营而已。
这支史诗般的军队的战绩,毋庸置疑。
它是帝国的长矛,参与了自元德以来的几乎所有对外作战,战功薄之,匈奴的大当户骨都侯,足有数十人,缴获的匈奴大纛,更是多达十余面
它是帝国的坚盾,是捍卫国家安全的长城。
自建军以来,这支部队是抗击外侮和平息内乱的急先锋。
随即又一面战旗出现。
羽林卫陈武目瞪口呆
起细柳营,羽林卫无疑更加霸道
这是大汉天子的亲卫,大汉帝国的利刃
当今天子曾经赞誉道:国之羽翼,护国之剑。
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随即,虎贲卫的猛虎战旗,棘门军的苍鹰战旗和灞军的黑龙战旗也都出现在视线之。
我的天陈武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细柳营羽林卫虎贲卫棘门军灞军南军北军。
仅仅是他能识别出来的旗帜,已经让他目不暇接。
而这些战旗所代表的军队,无论哪一支出现在此,都意味着一场史诗般的战争将拉开帷幕。
而这些战旗全部出现,那只能表示朝廷已经决意发起一场灭国之战
不
如此多强军的云集,只能表明一件事情
朝廷要毁灭整个世界
自高阙之战后,汉军再未集结过如此多的精锐之师。
高阙之战也表明了,一汉当五胡的事实
事实,现在即使是北匈奴也承认了,任意一支汉家野战军团,都有在野外单独战胜五倍于己的匈奴骑兵的战力。
西匈奴之更是有一句谚语:十则战之,五则退之,三则逃之,一则降之。
意思是在野外遭遇汉家野战部队,必须要有十倍兵力优势,方能与之一战,得有五倍兵力优势,才有可能全身而退,若只是三倍兵力,那弃卒保车,赶紧逃命吧,能逃多少是多少,至少可以止损。
若仅仅与汉军兵力相当,那别逃了。
逃也逃不过,还是跪下来投降的好。
如今,朝堂诸公丧心病狂的将这么多的强军派来此地。
西匈奴除了跪下来之外,陈武想不到他们还能有什么其他选择
毕竟,这可是细柳营
这可是羽林卫
这可是虎贲卫
他们的战旗,沾满了鲜血,他们的刀剑之,亡魂无数。
在整个历史,从未有过这样的虎狼之师
哪怕是当年,秦始皇帝麾下百战百胜,并吞六国的无敌铁军,与这些今日的强军相,也是相形逊色。
除非,由武安君挂帅,任命商君为相,用张仪为卿,以司马镶且为参谋,让孙子孙膑为军师。
不然,没得打
胸甲一冲,任何方阵,立刻土崩瓦解。
轻骑跟进冲杀,一切阵型都将支离破碎。
陌刀兵紧随其后,强大的神臂弓远程覆盖,近距离内连弩齐射,在超远距离,还有投石机带着巨石来袭。
在陈武的认知,这个世界不存在能与一支这样的,几乎没有缺陷的军队抗衡的力量。
只是
等这支庞大的队伍,走近了一看,陈武疑惑的摸了摸头:怎么这么少
几乎所有的战旗之下,都只有一支百余人的队伍。
也是细柳营战旗之下的队伍要多一些,但也不过千余人而已。
看样子,此番来的不过是一些先头部队
但也不像啊
作为曾经在武苑受训过的帝国高级军官,陈武虽然只是出身郡兵,到现在也不过是一个边疆守备校尉。
在汉军序列之,他属于郡兵,而非野战军官。
但他也清楚,依照元德五年下发各部的作战临敌操典,大军出征,先锋必定要有至少一部校尉的作战力量。
但,如今未有细柳营,符合了作战操典的要求。
其他各部,都不像是来作战的。
倒像是
观战吗陈武在心里嘀咕着。
这样一想,倒也是能解释的通了。
若其余各军是观战团和军官团,这样的规模倒也正常。
但问题是西匈奴的那帮怯懦之辈,用得着派出这样规模的观战团吗
在陈武的认知里,西匈奴的军队,不仅仅怯懦,缺乏意志。
纪律更是涣散无,根本没有什么组织。
西匈奴的贵族们,更是骄奢放荡,根本没有什么豪杰。
这样的对手,只要朝堂下定决心,想要消灭,几乎不需要费什么劲。
汉军的到来,自然立刻引发了整个合黎山附近,所有人的注意力。
羌人各部,在山峦和密林之,胆战心惊的看着这样一支无敌的大军,雄赳赳气昂昂的从他们面前走过。
萨满祭司们手忙脚乱的祷告神明,祈求指引。
而西匈奴各部的牧民,则如惊弓之鸟一样跳了起来。
立刻有人急急忙忙的将此事传回居延。
htmlbook1212807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