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钱暧的野望(四更)(1 / 2)

大宋将门 青史尽成灰 5775 字 2017-06-26

新年是个团圆的日子,小太子离开了王家,他要回宫陪着父皇和母后住5天,等过了正月初五,才能来师父家住。

小太子依依不舍,但是也很懂事,没有哭闹,还答应要带着宫里的点心,给狗牙儿和小彘送来。

狗牙儿看起来很高兴,可是转头儿就告诉王宁安宫里的点心点也不好吃。

“你怎么不告诉你殿下,让他不要拿了。”

狗牙儿摇头,闷声道:“那样不好吧,他会伤心的,反正拿来之后,你们和小彘不要吃就好了。”

王宁安笑呵呵摸了摸儿子的脑袋,狗牙儿虽然不喜欢,但是也没有立刻炸毛,看起来小家伙学会体谅别人的感受了。

“表现不错,有奖励”

“什么奖励”狗牙儿兴奋问道。

“奖励大餐顿”王宁安笑着说,这时外面传来阵香气,门帘撩开,苏娘从外面翩翩走了进来。

她冲着狗牙儿呵呵笑,“大少爷,想二娘没有”

狗牙儿见到了苏娘,立刻扔了老爹,连忙跑过去,抱着苏娘的腿,格外亲昵。

二娘长得漂亮,说话文雅,手艺又好,女红针线,什么都比杨曦厉害多了,狗牙儿最喜欢的就是二娘做的菜,也喜欢她做的鞋。

苏娘这段时间都在幽州,要治理那么大的地方,光靠着欧阳修等人肯定不行,王家的各种力量都加入进去。

白氏就调动了数以千万贯的资金,恢复幽州的毛纺产业,鼓励养殖牛羊,由于将牧场分给了普通百姓,牧民的热情高涨,短短两年时间,幽州的牛羊数量增加了倍不止。

这么庞杂的事情,白氏个人可办不来,苏娘居功厥伟,当然了,萧观音也做了不少事情。

幽州步入正轨,苏娘才抽出功夫,赶回了西京。

路上紧赶慢赶,赶上了给家人做团圆饭。

苏娘的手艺可不是吹得,觉得是顶尖儿大厨,做出来的菜,色香味俱全,狗牙儿和小彘简直跟恶鬼投胎似的,吃的肚皮跟皮球似的,圆滚滚的,舍不得动弹。杨曦也是自愧不如。

王宁安觉得生活下子惬意起来,有了苏娘,他甚至都不用费心思照顾孩子了。只是他高兴了没会儿,苏娘就气急败坏找了过来

“老爷,你怎么回事这样的气也能受”

苏娘用力推醒了躺椅上的王宁安,俏脸阴沉,眉目含霜。

“有人说咱们家穷,说大少爷是穷小子你知道不”

王宁安无奈苦笑,“知道,知道又如何难道我还搬着钱过去,把钱家的大门都给堵了,证明我们家有钱你相公是朝廷命官,是太子的师父,没事跟人家斗富,这算什么啊”

苏娘被问住了,可她还不甘心。

“钱家算是什么东西,兜里有几个铜子,也敢和咱们家比不用说别人,光是我手上的钱,就能让他们吃个大亏”

苏娘道:“老爷,要不你别管了,我去给姐姐和大少爷出气,反正女流之辈对女流之辈,也不丢面子。”

真是没看出来,表面上温婉的苏娘,竟是个不服输的个性。

王宁安也不是善类,只是碍于脸面,不愿意和女人般见识,如果苏娘能出手,再合适不过了。

“我说小妹,你有什么好主意我可提醒你,钱家底蕴丰厚,绝非等闲之辈,不要轻易惹他们。”

苏娘呵呵笑,“老爷,你也太小觑妾身了,钱家有什么底细,我还不清楚”

说着,她拿出了块手帕,送到了王宁安的手里。

王宁安不解其意,还嗅了嗅,“嗯,挺香的。”

苏娘俏脸红,“老不正经人家让你看,这是什么做的”

王宁安这才注意,这块手帕不是丝绸,也不是麻布是棉纺

如果记忆不错,貌似棉纺大行其道,是在宋末元朝的时候,黄道婆从岭南引进了纺织技术,推广种棉,到了明朝,松江才成为著名的棉纺中心,松江的细布比起苏州的丝绸,点不差,都是出口的拳头产品。

“怎么有人种棉花,纺布了”

苏娘也有点吃惊,心说丈夫够厉害的,居然知道这是棉花纺出来的,可转念想,也不算多奇怪,毕竟王宁安去过岭南,知道了也不奇怪。

“这是从黎人那边买来的。”

苏娘告诉王宁安,自从平定侬智高,开始经略岭南开始,双方的商贸交流越来越多。

岭南主要向北方提供原料和粮食,北方提供铁器农具书籍锅碗瓢盆等等双方贸易越发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