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听到儿子的话语,心中微微叹息。
果然,这小子还是选了师父家的人……作为一个帝王,赵祯很清楚,他走之后,大宋最大的危机不在外,而在内,不在朝,而在野!
他撑不了多久,赵曙还不到16,注定了君弱臣强,尤其是曹皇后不懂分寸,妄想拉拢旧派,坏了朝局,弄得连皇后也不能用了。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大宋的天下会落到重臣的手里。
是靠着王宁安平衡文官的力量,还是靠着文官,去平衡王宁安的势力……在皇权和臣权,新派和旧派之间,究竟该怎么维持平衡,哪怕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赵祯也没有办法,他只能说,很难,很难……
不过当王宁安在御前推演,揭示了大宋真正的危机在于工商发展之后,农村的衰败。
赵祯很清楚,相对而言,千小国的使者,就算是契丹和西夏的使团,也是目瞪口呆,口水老长,又是羡慕,又是嫉妒。
在礼部官员的带领之下,他们从宣德门进入大庆殿,在两边对列杖鼓二百面。
每走一步,鼓声敲动,惊天动地。
大家满怀着敬意,到了大庆殿,这一次不用那么别扭,直接给赵祯跪下行礼。
看得两旁文武重臣,无比欣慰。
柳涉抓着胡须,微微含笑,北海郡王赵允弼频频点头,不一样,真是不一样了!
作为主持人,贾相公红光满面,举起第一盏御酒,乐人敲动歌板,笙、箫、笛先奏,后众乐齐响。宰臣举酒,百官倾杯。
艺人在大殿中间舞蹈,对舞、独舞。蝴蝶飞花,穿梭飘飞,煞是好看。
到第三盏御酒时,百戏入场,有上竿、跳索、倒立、折腰、弄碗注、踢瓶、筋斗、擎戴等。每个人都灵巧如猴,妙不可言。
就这样,每一盏酒之后,都有一个新的花样,各色美食,也不断奉送上来,摆满了桌案,堆成了小山,香气扑鼻,大家不停咽口水。
一直九盏之后,大家一起恭祝圣上万寿无疆……赵祯按照礼节,喝完了酒水,在太子和宰执的陪同之下,离开大殿,没有了约束,整个盛宴达到了欢乐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