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和王宁安凑在一起谈事情,是个很轻松的过程。
有什么疑问直接说,有什么方法随便提,大家一起找出解决的办法。相比王安石的强势倔强的作风,不亚于一股清流。
渐渐的,大家都敞开了心扉,作为大宋最聪明的一群人,他们很快就商量出了一个气。
司马光还有户部尚书一头,表示一定执行。
距离再远一些,就要发展畜牧业,养殖鸡鸭猪狗,挖鱼塘,种植粮食,让商人直接到老着,就有下面的人跑上来,抬着硕大的紫铜火锅,挂锡里,中间还被隔开,一面是清汤,一面是红汤,弄得跟阴阳鱼似的,煞是好看。
加上银丝竹炭,一点烟火都没有。
不一会儿汤头就翻滚起来,冒出了阵阵香气,大家不由自主咽起了口水。
“别愣着,快坐下吃吧!”
王宁安率先夹起一个猪脑,放进红汤里。
别以为大宋没有辣椒,就享受不到火锅的美味。实际上在辣椒传入之前,聪明的老祖宗用茱萸果实来充当辣味,红艳艳的茱萸炸出来的红油,和辣椒油的区别不大。
唯一的问题就是茱萸有些苦味,或许这就是辣椒取代茱萸的原因。
但是不要紧,吃货从来不会被困难吓倒。苏轼就发明了去除苦味的办法,不直接用茱萸果炸油,而是先压出汁水,炸得时候,加入芝麻,大蒜、花椒、杏仁等等调料……不但苦味没了,而且辣香浓郁,妙不可言!
欧阳修,贾昌朝,宋庠,狄青,司马光,还有其他众人,也纷纷坐了下来,老欧阳更是埋怨道:“景平啊,你明知道我有消渴之症,还拿美食诱惑老夫,你这是逼着老夫破例啊!”
贾昌朝已经夹起了一筷子羊肉片,揶揄笑着,“醉翁,你吃菜,我们吃肉,正好!”
他们俩斗嘴的时候,狄青熟练地一筷子,将一盘牛肉片都给卷走了,你们吵你们的,我先填饱肚子再说!
敢情这帮高官重臣,吃相一点也不比普通人强,吃到酣畅淋漓,一个个顺着脖子流汗,你争我抢,跟一帮孩子似的。
王宁安吃掉了两个猪脑花,舒服地打了个饱嗝,“诸公,往后大家就是一个锅里吃饭了,可要同舟共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