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漕粮之战(1 / 2)

大宋将门 青史尽成灰 3975 字 2017-11-21

若干年后,人们评价文彦博的时候,都会将这一次的秀才科和嘉佑二年的龙虎榜相提并论,甚至有人认为,正是秀才科的英才,提供了强悍的行政官僚,才保证了大宋的变法顺利推行,而且文相公也一跃成为最伟大的教育家!

只是唯有老文知道,他此刻多想骂人!

扩大招生数目,增加录取比例,广揽贤才……听起来不错,可是有人多吃,就有人少吃,显然,世家子弟以后的日子会更加艰难,再也别想轻轻松松拿到功名,真想混官场,也必须从底层努力,一级一级往上爬,拿出真本事,才能得到重用。

包括他的儿子,孙子在内,都是如此!

老文能不想骂人吗?

可骂人又能如何,王宁安铁了心了,他配合,还能捞一个主考,如果不配合,以王宁安的心黑,他保证会把自己和东南的那帮倒霉蛋牵连到一起,想要脱身就难了。

不过……你王宁安也别觉得自己聪明,老夫就没法和你掰手腕。

东南的事情不可挽回,但是老夫还有一招,足以彻底翻盘!

而且正好你小子推动地方改革,增设巡抚,这可是天赐良机,你小子等着瞧吧,老夫一定给你个毕生难忘的教训!

文彦博彻底不看好东南,他已经没心栈老板的儿子,商行东家的后代,地方上的小地主,殷实人家的孩子,甚至一些大家族的旁支偏房,他们也悄悄收拾行李,前去参加考试。

这就是用文彦博的妙处,如果王宁安亲自主考,难免会让人产生误会,很多人就未必会来。

可文彦博不一样,在大多数人眼里,文彦博还是优雅的宰相,士人的代表,文人的良心……好吧,他的良心不多……总而言之,因为文彦博的原因,许多世家的偏房子弟有了说服自己的借口。

看看吧,我是去参加文相公的考试,不是王宁安的考试!

有时候自欺欺人,也是挺管用的。

就这样,各地参加考试的人员,突破了十万!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艰难的工作,饶是老文经验丰富,也忙得晕头转向。

“下官东南巡抚张筠,拜见文相公!”

文彦博看了看眼前黑瘦的家伙,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张大人,貌似你不是士林中人,如何懂得考试论才?”

张筠呵呵一笑,“文相公,下官不是来主持秀才科,请文相公放心,下官只是来监督考试,检查考生有无夹带作弊行为,还有,阅卷录取,是否公平!”

“哼!”

文彦博这个气啊,呀呀呸的,张筠算是什么东西,几个月前,还是个蝼蚁,哪怕现在,也就是个蚱蜢,狗仗人势,还敢监督老夫,真是反了天!老文的胡子都翘了起来,可一转眼,他又笑了起来。

“应该的,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