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曙交代之后,果断去后面休息,钱乙亲自照顾,大约一个时辰之后,由专门的车驾,加上王宗翰护送,直接前往幽州,没有,乃至改朝换代。一切全系于天子一人身上,这也是历代的无奈!”
文彦博深以为然。
“汉臣说到了点子上。”老文意味深长道:“这么多年,推行变法,所追求的就是长治久安,繁荣昌盛……可到了现在,老夫却发现,我们的盛世还是寄望皇帝一人,这样太危险了!”
狄青脸色一变,“文相公,你什么意思?难道觉得陛下不合适吗?”
他的眉头立起,几乎就差拍桌子,指责文彦博图谋不轨了。
好在老文机敏,他呵呵一笑,“汉臣,当今圣人,是少有的明君英主,老夫当然没有谋逆造反之心……只是以如此英主,尚且不能保天下永远太平,难道我们不该反躬自省,寻找办法吗?”
“文相公的意思?”狄青迟疑道。
“汉臣啊,不能再把权力交给一个人了,我提议应该将最终的决定大权,交给议政会议!”
“议政会议?”
“没错!”
老文起身,负手踱步。
“自从夏商以来,父子相传,皇帝都出自一家一姓,其中不乏英主,但是昏君也所在多有,指望一家一姓,能永远英明神武,是绝对不可能的……可议政卿不同啊,这些都是从民间选拔出来,各个才略过人,堪称人杰,而且议政卿还有100位,大家一起商量解决,犯错的机会就小多了,哪怕有几个议政卿出了问题,也不至于影响全局,更不至于闹得天下大乱。汉臣,你觉得老夫的见解如何?”
老文的话狄青理解起来不困难,事实上他在渤海也看了一大堆指责皇权的书,虽然其中不乏谩骂牢骚,但是有些主张,的确是很有道理。
“文相公,陛下前不久查封了一批东南的书坊,这种话还是不要说为好!”
“错!”老文摇头道:“陛下查禁的是胡言乱语,居心叵测之徒,我们是老诚谋国,问心无愧!试问,曹太后不过是一介女流,何以能让群臣忌惮?还不因为她是皇帝的母亲,就高高在上了,你说,这样行吗?”
狄青迟疑了半晌,重重叹息,“文相公,我们还都是大宋的臣子,不能干架空天子的事情啊!”
“错,你又错了!”文彦博道:“老夫建议的不过是各司其职罢了!陛下当然有无上权力,只是有些关乎国计民生的事情,议政会议要有否决的权力……汉臣啊,你也久在朝中,不会不知道,以前政事堂就有封驳之权,老夫不过是要转到议政会议,这有什么不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