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9【抗战时期的教育】(1 / 1)

周公馆的日常家用,都是在张乐怡那里支取,然后由崔慧茀调度使用并记账。

七月只过了一半,崔慧茀就喊没钱了。

张乐怡把钱交给崔慧茀以后,忍不住在周赫煊面前抱怨道:“唉,这米价又大涨了。”

“涨了多少?”周赫煊随口问。

张乐怡说:“涨了三分之一还多。”

周赫煊有些惊讶:“马上就要收获稻谷了,米价应该下跌才对。就算是法币贬值,按理说也不应该米价大涨啊。”

张乐怡解释道:“政府刚刚颁布了法令,今后田赋一律不收法币,改收实物。粮商们一个个都开始屯粮,市面上的粮价也全线上涨,连带着蔬菜都开始涨价了。”

周赫煊顿时无话可说,粮税只收实物,这是倒回退哪个朝代了?

国民政府自己发行的纸币,现在连自己都不认了,这让老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有什么施政亮点,那无疑要数教育事业了。

抗战初期,常凯申就特别做出指示,把学生从征兵对象中剥离出来,并大力发展教育来为战后恢复做准备。八年全面抗战打下来,国府的地盘越来越小,经济越来越困难,但教育却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

(大后方)在校小学生数量,从1936年的300万,增长至1943年的676万。在校中学生数量,从1936年的48万,增长至1945年的120余万。在校大学生数量(含专科),从1936年的4万,增长到1945年的8万余其中还去除了大量辍学参军的学生人数。

大学和中学的学校数量,不但恢复到战前水平,甚至比战前增加了将近一倍。

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虽然常凯申干了很多混账事,但却对教育事业非常重视,财政那么困难都还在加大办教育的力度。咱们说句实诚话,这些在抗战中走出的学生,为后来新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