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别人或许不知道方济各会的一些主张,但是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却是知道的。
与耶稣会的传教士相比,方济各会的传教士们不仅传教的主张更为激进,而且对于信众教徒的要求也极为严格。
各种清规戒律,简直数不胜数。
准确地说来,方济各会的传教士们属于整个天主教系统里的“苦行僧”。
这样的教会团体,对于中国人来说,毫无吸引力可言。
而与此相应的是,方济各会里的传教士们却有着许许多多真正严格自律、博学多才的人物。
对于崇祯皇帝来说,与其让耶稣会一家的传教士们在来华,倒不如给他们引进来一个对手。
这样一来,他们自己内部就能狗咬狗纷争不断,而与此同时,崇祯皇帝却也可以让一些真正有才学的西方传教士发挥出他们的作用。
这些话,崇祯皇帝没有明说,但是李国镨、孙承宗、徐光启等人听了这话,却恍然有所领悟,知道皇帝的意图原来是在这里。
本身就是耶稣会天主教徒的徐光启,也顾不上思考皇帝话里话外的含义,立刻躬身行礼说道:
“启奏陛下!礼部历局自从奉旨订正大明历法以来,臣自领之,并以李之藻、李天经主持其事,夜以继日,编撰校订,并已屡次验证于钦天监所测之天象!
“两年以来,当初预定之历书,已由礼部历局编撰校订六成,所得西洋天文新法三十一种,一百一十。
至于李国镨,同样在军中没有什么资源,他这个内阁首辅与大明朝之前那些当上首辅的权臣们或者佞臣们大为不同,既不是靠着廷推上来的,也不是靠着声望上来的,完全是靠着崇祯皇帝的支持才走上了首辅的位置,并坐稳了这个位置。
同时又因为军机处和军机大臣的设置,让他这个内阁首辅的权力大为削弱,军事上的事情完全插不上手。
如果崇祯皇帝不主动征求他的意见,他连个插话的机会都没有。
这次崇祯皇帝倒是问了,可惜并没有人选,此时见另外两位阁臣还在思考,而他又是首辅不能不回答皇帝的问话,因此说道:
“启奏陛下!臣心中并无恰当人选!不过,缅中镇守府所辖之地僻居西南边陲,其形势比之东北西北尤为复杂多变,镇守使人选干系重大,非慎重不可!
“以臣之见,以其上马官军下马管民之故,非文武全才不能任用;以其偏远荒蛮遍地异族之故,非华夏族类不能任用;而以山高林密地多烟瘴之故,非西南之人亦不能任用!
“此是臣一点浅见,还请陛下明察圣断!”</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