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经过一个月的反复演练,棱堡攻防战的方案终于定型,卢象升又结合新型战术和西伯利亚的情况,组织军团长以上将领讨论开了。
不久,一份详细的西伯利亚平原战略计划交到了朱慈炅的手里,根据卢象升的计划,明军将在明年开春以后用三个月时间拿下整个西伯利亚平原!
三个月,攻克一百余座棱堡,貌似有点天方夜谭,要知道,整个西伯利亚平原可有数百万平方公里,就算没有遇到一点抵抗,一座座棱堡接收过去,三个月也接收不完啊,卢象升为什么这么自信呢?
他的自信是有依据的,在他的计划中,每一步都有详细的描述,而且都有准确的数据作为依据,根本就不是无稽之谈。
首先,他依据的是明军恐怖的机动能力,虽然明军还没有把铁路线深入西伯利亚平原,但是,大明帝国的海军却已经完全占领叶泥河和鄂毕河流域,没有诏则各率三十万大军,分别从叶泥河流域和鄂毕河流域对西伯利亚发动攻击。
这两路大军将分别由海军的战舰转运到六个个集结点,每个集结点周围都有十余座沙俄棱堡,而明军将以集结点为中心,对周围的棱堡发动突袭。
两路大军就是十二个集结点,而这十二个集结点周围囊括了沙俄所有的棱堡,以明军的兵力,再加上装甲战车相助,完全可以同时攻击两到三座棱堡,十余座棱堡,也就是十天左右的时间,再加上转运的时间,一个集结点大概也就是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两路大军各六个集结点,加起来就是三个月时间。
对于这份计划朱慈炅还是相当认可的,因为他知道装甲战车这种怪兽冷不丁出现在战场,敌人绝对防不胜防。
当然,也不是说装甲战车在这个时代就是无解的,前面就说过,一个简单的陷阱战术就能让装甲战车掉坑里出不了,但是,这种战术是需要时间去总结和实施的,三个月时间,就算沙俄能总结出来战术,也没时间去实施了,要挖出能让数十辆装甲战车掉下去的坑,那可不是几天的事情。
在卢象升的这份计划中,还有一个关键,那就是热气球,他需要很多的热气球,因为热气球不但可以标定炮弹的落点,还可以预警。
原来卢象升他们之所以不敢疯狂推进就是怕被敌人集中优势兵力偷袭,但有了热气球预警之后就不一样了,只要在集结点周围的战略要点升起十来个热气球,敌军想偷袭那简直就是做梦。
卢象升在作战计划的后面还列了份装备清单,因为这次大战所要用到的装备以前大多是没有的,必须临时赶制,清单中计有:
大号孔明灯,也就是热气球,三十个;
大号装甲战车,也就是带诏一起训练将士,晚上他还要和孙传庭、孙元化、秦良玉等人一起挑选大明陆军军官学院教程一天过的甚至比战场还累。
要说大明陆军军官学院教程选起来还真费劲,因为现在正处于冷兵器和热兵器交替时期,而且明军装备的基本上都是热兵器,原来的兵书基本上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战法,怎么办呢?
本章完,且看下回分解。</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