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当下揭掉了蒙脸布,从一般士兵中出例:“诸将只管放心,来时我等已经给大军安排了来路。明之上却是只来了数百人,自行车之上皆是少时道:“不好,有贼将此右侧而来,你等且先放大怒,二将拼之。
然,花荣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九,为马军的。
双方你来我打,二三十个回合后。将对将,兵对兵,眼见郝思文要不敌。这时候,又从花荣后面窜出来一个女将,正是一丈青扈三娘,撒起红绵套索,就想将其套路的干活。
郝思文眼看闪不开,心中悲鸣而起,天亡我也!
砰!
突然郝思文后面传来,宣赞等站出来带军冲向左右侧翼。残余的人马,还在拼命的倒火油,把最后一点都倒光。
“后退,放火箭!”杨志再次大叫。
宋朝火器发展并不算太高端,但是在火箭上面却有些见树。《宋史·兵志》等史书记载,自开宝三年至咸平五年(970~1002),兵部令史冯继升、神卫水军队长唐福、冀州团练使石普等人,先后向朝廷进献火箭、火球、火蒺藜等燃烧性火器。
发展至今,这些火器,在北宋时期的战争中经常使用。
元丰七年(1084)二月,从汴京一次调发煦州、河州驻军的火器,就有神臂弓火箭10万支,火药弓箭2万支,火药火球箭2000支,火弹2000枚之多。
火箭者,不过是主力仍要用射出去的箭头上面,绑上了火药罢了。本质上加工难度不大,就算成了哑炮,不是还有箭头可以杀伤敌军吗?
当然,此时,更有第三层用处,那就是第二次点火。点燃第二处埋伏地点的火油之用!
---------</content>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