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看向黄权,刘巴,董和等人,询问道:“几位先生可有计策教我?”
黄权拱手而出,说道:“南中之地,主公尚未派遣官员,因此其权柄,一直由雍闿,朱褒等大族豪强把持。雍闿,朱褒起兵造反,基本带走南中八成的豪强势力。
如今雍闿,朱褒等豪强势力皆已被平,世子当速速派遣官员前往南中治理,稳定南中秩序。而孟优若是追捕不成的话,祝融大王这边应该……”
黄权并未继续说下去,而是看了一眼孟获大王和刘禅。
南中之地,汉人的数量要远远低于蛮族。
而且这些蛮族生活在深山老林之中,汉人势力难以触及。
派遣的官员是治理汉人的。
想要彻底稳定南中,还需要蛮族配合。
孟优要是逃回南中,其兄孟获已经被杀,他想要保命,肯定会联合他的朋友报仇,或者提前回去拉拢留守的蛮人。
黄权的意,也就是说李恢除了文韬武略之外,还有辩才。
武略可以应对南中战事,文才可以治理南中,辩才可以交好周边蛮族,如此全能,南中都督,舍李恢其谁?
“在下谢过世子!”听了刘禅的话,李恢也不客气,直接躬身谢恩。
刘禅点了点头,让李恢回到座位上,南中汉人方面的事情处理完了,便该处理蛮族的事情了。刘禅看向着祝融大王说道:“祝融大王,你经历此事,如今可有什么感想?”
祝融大王一听这话,顿时会意,这是要他表忠心呢,想要回南中,就得拿出诚意来。
祝融大王当即站了出来,说道:“世子明鉴,我乃是受了曹操以及部下的蛊惑才出兵,如今世子仁义,不念旧怨反而助我重掌蛮族,大恩大德,永世不忘!”
祝融大王说到这里,咬破食指,将鲜血点在额头,四指并拢,起誓道:“火神大人在上,我祝融氏阿力赤水,愿意带领夷族归顺刘公,归顺世子,永不背叛,若有违誓言,让我受尽天火焚身之苦。”
“如此便太好了!”刘禅闻言大喜道:“你我夷汉相邻,理应如此!十日之内若追捕不到孟优,祝融王可率兵返回南中稳定部族!配合都督李恢,以使南中长治久安呐。”
“多谢世子!”祝融大王闻言躬身谢道。
“世子不可!”刘巴拱手而出,看着祝融大王说道:“祝融大王的誓言虽然诚恳,我也不怀疑他的诚心,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祝融大王返回南中我没有意见,但是却需要留下些什么……”
祝融大王闻言脸色一白。
刘巴所指他自然是明白,自古以来,臣服的附庸国或者部落都会被主国一方交上自己的子女作为人质。
刘巴这话的意思,是让他把水洛依留在成都为质。
誓言在如何诚恳,也不如留下个人质显得更有诚意。